作者: 高健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不斷發展,手機的用途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了人們的必備品。
但與此同時,手機與個人的“無縫銜接”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煩惱。比如,近年來,有關手機泄露用戶數據的信息就屢見報端,時而引發大家對“信息裸奔”的恐慌。
其實,手機信息泄露不僅會給公民個人造成經濟損失,影響社會和諧,甚至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竊取國家秘密,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
·手機泄密四宗罪·
通信網絡漏洞
手機之所以泄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通信網絡漏洞。因為手機以無線信號方式進行通信,只要使用相應的接收設備,就可以發送并接收信息。
對此,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會在涉密單位相對集中的區域,利用偽基站對周邊手機信號進行接收,然后冒充運營商,給手機用戶發送詐騙短信,引其上鉤。
間諜軟件植入
現在手機神通廣大,大家在上網、接收彩信、下載安裝文件時,都有可能被植入間諜竊密軟件。這樣,當我們進入涉密場所或者召開涉密會議時,手機就變成了一個個可怕的“竊聽器”“偷錄機”。
另外,還有一些涉密人員,使用他人贈予的手機,也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安裝上竊密軟件,從此“城門大開”。
定位功能隱患
手機除了正常通信信號被接收、安裝間諜軟件被監聽外,其定位功能也有可能造成涉密人員和重要涉密單位位置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可能通過手機芯片進行定位,這樣可以追蹤到涉密人員,甚至能夠通過手機掌握到涉密單位的坐標、海拔高度、精確范圍。
2011年,卡扎菲在蘇爾特近郊被俘后遭擊斃。很多人不知道,將卡扎菲逼進絕路的是手機泄密。英國《每日電訊》指出,正是卡扎菲撥通手機被美軍定位,從而徹底暴露了自身行跡。
早在2015年,美國“棱鏡門”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就曾在采訪中曝光英國間諜使用“藍精靈組件”侵入他人手機,以盜取照片、數據并進行遠程監聽,一時間國際輿論嘩然。
·加強保密管理·
小小手機關系著國家安全,除了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手機保密管理的相關規定,涉密單位還應當從哪些方面加強具體管理,讓手機不再成為泄密的“不定時炸彈”呢?
一、完善制度管理。各涉密單位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如指定專人對手機保密進行監督管理,對在手機保密管理方面成績突出的工作部門給予獎勵等。
二、加強技術防護。有關單位還應當加強保密技術防護措施,如在涉密會議召開期間和要害部門部位日常工作中開啟電磁干擾和防護功能;為單位配備電磁屏蔽室、手機屏蔽柜、手機屏蔽袋等;采用手機探測技術手段檢查手機是否被帶入涉密場所,有效避免手機泄密。